修信念恩日記 14.7.2018 (印度請法團 - 相見歡)


大風大雨 (沒打傘,也沒濕身)

昨夜趕完中秋盆菜宴海報及入場券設計,草草睡了6-7小時,早上七時急著起來,準備到太子栢宜為印度請法團相見歡。感恩主時人李玟儀師姐,為各區連線帶動前行、唱觀世音菩薩中頌、聽師父開示、研討、分享、相見歡。提到《入行論》及《普門品》有關菩薩對眾生的心:

《入行論》云:「路人無怙依,願為彼引導,並作渡者舟、船筏與橋樑。求島即成島,欲燈他為燈,覓床變作床,需僕成彼僕!」

《普門品》云:「念念勿生疑,觀世音淨聖,於苦惱死厄,能為作依怙。」

感恩師父開示,為什麼稱為「印度請法團」?作為學佛弟子中心課題與目標乃成佛,照著正確的方法,透過分分斷證,該斷的斷,該修的修,該殷重地、莊嚴地、嚴肅地、名正言順地「請法」。

以團體形式學習,對總體目標、藍圖、廣論有整體認識:
見而後行; 總而知別; 理論與實踐; 大從小累積
我們始終無辦法走上去的根本原因,是把簡單的理論看不清楚,結果走遠路;相反如果能夠看清楚,然後實踐,是在走直路。彼此相差太遠。

近日對以上「見、行」的狀態越來越有感受,悲喜交集。
悲是難,喜是總算見到自己一點點待修復的習性,八風輕吹已被吹走:

1. 喜歡被讚美,不喜被指責。往往點出的問題所在,是最關鍵的學習點,這點如果沒有學習,根本不能夠認得出來,還要自以為是。

2. 對任何事情不認真、沒耐心,得過且過。也是修行大忌,為什麼醒覺那麼遲?卻在無印書局找到一本「禪與掃除」,它讀了一點已受益很大,見微知著,原來自己根本沒有照顧好自己的心。

感恩參與了一場別人的家庭聚會,日後希望有機會回報。
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廣論消文 - 淨修四種懺悔的力量

漢傳三士五佛懺儀軌

三十五佛懺 (藏文新譯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