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慧小語

  • 祈求遇到的困難時不會怕。祈求遇到困難了知如何種正因。祈求遇到困難時視為莊嚴,莫覺如擔。
  • 讓我所做皆是上師真正希望我做的,他真正歡喜的。
  • 為自己朝向宗旨喝采,非為他人讚嘆及掌聲喝采。
  • 發願進而成為誓言:把正法留下來。故我要做到它,做到了,法一定可以留下來。
  • 不要說救別人,聖教不留下來,自己都沒希望。
  • 法沒有留下來,此生即白過了。
  • 「我在,法在」非自傲,而是如此方能報父母恩、師長恩、三寶恩、大師恩。
  • 要思惟聞法勝利。常能如是思惟,則別人講我時,就能接受並受益。
  • 發光族與角落族都是整體運作之因緣,彼此各盡所長,同顯功德。影響的層面是遍法界的,有無限大的功德。若只計較及抱怨自己的角色,則必因小失大。況且今日不能發光,正因為資糧不足,現在不累積資糧,更待何時?只有資糧更不足而已。另外,隨喜的功德是無邊的,也是在快速累積功德啊!應多修隨喜啊!
  • 一旦別人對我稱讚,會更看到三寶的功德,而對佛法僧更加渴求。其中只有無限的感恩:佛法的殊勝讓學生感恩老師,老師也感恩學生,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;世間則是我有你沒有的對立。
  • 體會到生命無限是極端重要的。行多我們平時在意、放不下的,放到無限生命中,就變得像開玩笑一樣。
  • 我亦常常失敗,只是不被打敗而已。跌倒了,拍拍屁股再站起來走下去。有時候坐在地上不想動,沒開係,但切記莫走回頭路。
  • 從生命的答案水知道中證明心業力存在的事實。同樣的,了解佛法者視師如佛,即得佛之加持,視同行為僧為菩薩,即得三寶之加持。現在人不懂佛法真是可惜!
  • 學佛無障礙是顛倒的。我們都祈求無障礙;正確的作法應是祈求當我遇到障礙時,能用法來面對並轉變、提升。
  • 法無大小,看用於何處,莫因小而不在乎。
  • 一生改一點點是非常珍貴的,再努力一點又可突破一點點,卻不願做,最痛苦者莫過於此。
  • 只想到這個人可以用,其結果一定是不好;應是真想幫助他提升,且認為在互助合作上,他可以盡一份心力。
  • 今天能得到如此大的迴響,我憑著對老師的信心及老師的方法。
  • 佛性是平等的,緣起也是平等,有如引擎與輪胎,各在自己的本份上努力。
  • 他把我看成什麼不重要,我在做什麼才是重要的。
  • 要懺悔的就是自己內心對修行錯誤的概念,例如:事太多喘不過氣故無法修行,或內心抱怨,想離境修。
  • 學不要急著馬上學會,要用寬廣角度觀待。不是今生就要學會,否則顧不到其它!
  • 罪障未淨,資糧未集,則再好的東西也不相應。
  • 心靈圓滿,物質也一定圓滿,因為心靈提昇是離不開事相的。故成佛,淨土一定圓滿。
  • 修行是長時間賽跑,眼前拉近一點拉遠一點沒什麼關係,重點是看清方向不停地跑。
  • 面對宿生的果,我沒辦法改變,只祈求使我能如法的去看待事情,使我能如法的去面對事情種下正確的因。
  • 道次第是「一步一腳印」,每踩一下都是很實在的一步一步的走上去。
  • 自己起心動念與法相應是百萬分之一都不足,如何能不依師友!?此是死症!
  • 你看你的生命是一生還是無限生命?你考慮事情是用一生還是無限生命?
  • 佛菩薩以各種身來度化我,若讓我看出他是佛菩薩,他就不高竿了。
  • 「暇滿義大」。在生活中任何時處,都觀照到是否有意義?還是浪費暇滿?
  • 佛無所不在,都會透過很多因緣幫你。
  • 同行不是直接幫你,就是間接幫你。
  • 做事太小心,遇難則縮,如此則易著於小地方,看不到大的;但佛的境界是多麼寬廣,要學就是學這個。
  • 急求果報不是壞事,但應此心一起,就要馬上想種因。
  • 認真去做定有結果,只要這「法」是對的,不管人多人少,我都不會放棄的走下去。
  • 苦不是來自於境,而是來自認知這個境的心與認知境後的行為。
  • 對目標產生勝解,才不會被庸俗的外境所轉。
  • 境是帶不走的,帶走的是緣境的心。
  • 「如法」是最佳的保護。
  • 困難的價值正是讓我體會業果,希求一切智智,故境無好壞。
  • 每件事用心觀察,則每做一件事,智慧即增長一次。用在學佛上,則進步至一切智智就有可能;反之則做事急著做完,之後即像賣膏藥般的說自己做得很好。
  • 「信解」一個信念可取代無始以來的習氣,即是「納法成業」。我們聽聞後是否有產生這樣的力量?成為推動我人生方向的力量?
  • 事有兩面,何以不看對我們有利的面?外境是我無法把握的,但認知外境的心是可以把握的。
  • 無量生是由每一念累積起來的。掌握當下一念的因,怎會擔心過去、未來時間的長短?學佛就在「當下一念」,要掌握此,又須具備對「緣起」的信仰與認識。若不是佛講,我們又怎麼會了解?
  • 上師、三寶、本尊、護法,沒有一個時刻、一個地方不加持的;但我們不去做,加持怎麼進來!
  • 透過「無明」看旁人-面目可憎;透過「佛法」看旁人-僧寶(珍貴的修行助伴)。
  • 我們都想離苦得樂,但得到的都是苦,為什麼?無明所使。扭轉要靠學習佛法。學佛要靠師友。師友這麼大的功德,何以我看不到?我心有何物?
  • 若信得過業果,則不會覺得事不關己。認真去做,則自己成了佛,眾生還是眾生。
  • 真正會做事者,處事很輕鬆且一氣呵成,平時穩的時候就要思惟觀察,緊急時方穩得住。多思惟!多思惟!
  • 捨自愛他先不談。看見三寶的功德,則當感受到少不了他,如同喜愛金錢一樣-「我於一切有情眾,視之尤勝如意寶」。
  • 如何去看見三寶的功德?先從法功德契入?佛。靠誰留存的?僧。
  • 一切都是名言安立,皆是業感。何謂也?對事之認知及處理之方式即是如此。
  • 運用了一點法,生命即可改善,大環境亦會改善-增上生的顯現(法功德)à由佛宣說(佛功德)à賴僧弘傳(僧功德)。
  • 橫向溝通很重要,這是提升的關鍵所在:對上孝、對中悌、對下義;依僧依好才能依師。
  • 不要爭對錯,要從你自己要提升的角度想。
  • 不是我了不起,是法了不起,是我為傳承事業的一份子而了不起。
  • 業-用於名詞、形容詞是「業」,用於動詞是為「名言安立」。
  • 一、了解什麼是佛菩薩的功德! 二、如何做到成為祂這樣!? 三、產生了動力及了解方法後去達成。修行一定是此三步驟,故看不到三寶功德(第一步都沒有)談修行是空談。
  • 佛法之殊勝在轉過患為功德。一般靠信心者可以生天,但仍會墮落;智慧則不同。
  • 如何看到三寶功德?先掌握整體道次總相,再來看到自己的煩惱,才能體會三寶功德。
  • 我是否以聖人告訴我的法成為推動我的力量?(納法成業)
  • 佛弟子看不見三寶功德應生起大慚愧。
  • 我一生唯一高興的就是看見三寶功德。
  • 境無好壞,我如何以自己的角度,變成佛菩薩的角度!?
  • 我是持菩薩戒者,有那麼多人等著我,而我卻被煩惱轉,慚愧啊!繼而想到若非世尊、菩薩將法留下來,我怎能轉過來!?自然對三寶生起無限的感恩而至心皈依。
  • 有神通看見平常人看不見之處-不厲害;了解業果看出自己的缺失而反省自己-才厲害。
  • 壓得我透不過氣的,不是外在的事物,而是我對外在事物的認知。
  • 看待逆境時,要反省到自己所求為何?並了解業的真實性。
  • 不是要做到十全十美,而是要做到盡心盡力。所謂「盡心」,就是要克己(欲望、脾氣)及為別人著想;「盡力」,就是事情妥善規劃,但仍要會看緣起而有所調整。
  • 業決定一切,為什麼該做的我做不到?!為什麼不該做的卻擋不住?抓住相應一點深入下去-懺悔。
  • 交給你事情做,是要你在做的過程中緣法,不是你做的成果。
  • 緣起見(認知):了解業感緣起,沒有天生如此,根據此見,方有無害行。
  • 無害行(認知去推動的行為):不傷害別人的根本理由是不傷害自己。眼前被人傷害,是以前別人的利器之輪回轉己身(因緣果報)。故只管自己不可能真正解決問題。不能積極幫助別人,則不傷害別人也是不可能的。例如:我無意傷人,但只為自己一定會傷到別人,故應從「我」不斷深廣的推廣出去,因為我們是息息相關的。
  • 若非周圍這群人,則我定會暴露在外而被人墮惡業洪流淹沒。
  • 對境是觀察自己內心的反應,不是境的是非。我們通常對外境不滿意,卻很少檢查內心什麼東西感覺不滿意?為什麼不滿意?這才是佛法的關鍵。
  • 真正的苦樂是內心的感受,緣外境最終一定是「無奈」;但偶爾有一些相對的快樂,讓我又去追求,我能保證境不變嗎?
  • 碰到每一個人就是幫我看到「我」,真正該討厭、排斥的是「我」不是「他」。
  • 外境是成就我「法」的。對境時非法à集諦。對境時如法à道諦。
  • 所有的好事來自如理作意,所有的壞事來自非理作意。
  • 正因為不理想,所以我要希求一切智智。為何不理想?因為「我」在,「我」是最大的騙子。
  • 所要的求不到時,應思我是要淨化煩惱,何以在累積煩惱!?
  • 什麼都不可怕,無明最可怕!
  • 我們眼前所現起的是以前帶來的等流,透過歷事(隨眠現起)、師長的加持、般若的教授,擋住,甚至轉過來(練心)。還滅生死即在此,反之則流轉生死。
  • 也許會覺得自己也不會輕視同行,其實沒提心力尊重同行尊重同行就是輕視,沒有等三種狀況。因為無始習氣一碰境,「我」就現起,「慢」就現起。
  • 對境而任運憶起:此是苦諦?(流轉生死?)此是滅諦(還滅生死?)。
  • 非理作意永遠是害人的東西。
  • 對境看到無明,希求一切智智。
  • 從不順心中,體會無明、自性執。
  • 面對自己認為不合理之事,不是想盡辦法將事做好,而是透過事而調整內心。
  • 在一切境界看到自己的執著,轉煩惱為功德,是最快的修行方式。
  • 我們都是同心同願來在這雜染中提昇。看見自己的雜染,提昇得比較快;看見別人的雜染,提昇得較慢。最重要的是不要脫隊!
  • 檢查的標準:得意時對師友更希求,失意時對師友更希求,則通常不會偏;反之得意與失意都是錯。
  • 不跟外面爭是非,而是找到中心點在哪?如何提昇?而跟自己內心爭是如法?非法?
  • 煩惱的根本是「我」,我起煩惱都是「為我」,而且自己還不曉得「為我」,若能真正為別人想想,煩惱自然減低,故「動機」為要。
  • Q:淨戒為根本淨戒為何?A:淨戒是心對境,不生煩惱、破除煩惱-小乘;淨戒是心對境,發菩提心,再行六度-大乘。
  • 了解自己改一點習氣都不容易,就不會要求別人馬上改。
  • 若跟佛比,則自己與其他眾生相差不多,如何會起慢心,同樣又何必與同行嫉妒比較?
  • 碰到問題à縮回去      à再衝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升沈的關鍵》
  • 苦來自對外境錯誤的認知,此認知是以前無明業行所留下來的。
  • 外境是中庸的,共是我名言安立好壞,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,了解此則觀過就沒有立足點。
  • 般若經第四會巻554散花品:「云何菩薩摩訶薩應引發般若般羅蜜多?佛告善現:諸菩薩摩訶薩應觀色無盡故,引發般若波羅蜜多;應觀受無盡故……」無盡何以能引發一切智智?因為緣起有,自性空故。
  • 從下士角度看:緣起有即是業感的,重重無盡的業。
  • 從中士角度看:生成因緣無盡、無量。例如六苦中數數結生中初因不可見。
  • 從上士角度看:生命是無始的,每一次投生都要有父母,且今生一切的受用都是來自其他眾生而成辦的,他們都對我有無盡的深恩。
  • 末法時期更苦,故有更多的菩薩來救度我們,故我相信周圍有很多陪著我們成長的菩薩。
  • 哪裏不能用般若!?哪裏不能用般若!?
  • 遇到困難不是求困難的解決,而是對成佛的渴求。
  • 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」。面對困難,方有獲得。
  • 會做事的體會不到般若,因為固執(執著),總覺得自己的方式比別人強。懂得般若,則你的方式也行,我的方式也行,因為事情(問題)已沒有了。
  • 行住坐臥,灑掃應對進退,在生活中每一件事能觀察思惟,心思漸縝密,則心靈提升漸漸開展。
  • 只要我不放棄,就沒有失敗。
  • 說明時一定要思惟對方如何才會懂,不是自認為可能懂。般若經云:「不捨一切有情,觀察諸法皆空」(只講自己懂的)不代人著想即是捨一切有情,不觀察緣起就是自性執,一切不空。
  • 一般人嘛去做且執著得很;要嘛不做,說一切是空,皆是錯誤的行為,應是認真做又不執著。
  • 幫助別人,則所知障破除。那麼到底是幫別人?還是幫自己?à互利的,這是三寶功德啊!
  • 「我於一切有情眾,視之猶勝如意寶,依彼能成究竟,利恒常心懷珍愛惜。」面對任何人我可以安立他是大笨蛋,亦可安立他是如意寶。
  • 他讓我隨順他是捨。他讓我防護不起犯戒心。他讓我成就忍辱。他讓我於善法勇悍提策。他讓我專注於此善法。他讓我整個的運用皆是般若。如是這樣安立(他是如意寶)則成佛果位如是這樣安立(他是大笨蛋)則下三惡道我選擇何者?
  • 應於小小罪起大怖畏,因水滴雖小,漸盈大器,故要懺悔。下士持戒者看到別人過失,則反觀自己,防護不犯。中士持戒者看到別人過失,則看到自己煩惱的過患。上士持戒者看到別人過失,則策發悲心。所以真正持戒者是看不到別人的過失的。
  • 問題都出在看到「別」,沒有看到「總」,只計劃自己要什麼的「別」,為什麼沒看到建立教法的「總」?
  • 了解別人和我的苦樂有很大的關係,自然能擴大我。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廣論消文 - 淨修四種懺悔的力量

漢傳三士五佛懺儀軌

三十五佛懺 (藏文新譯版)